• 當前位置:首頁 > 大美宜都 > 文潤宜都

    文潤宜都

    當年的孩子依然“傻”
    發布日期:2024-06-27 來源:李廣彥 編輯:宜都融媒體


    文 李廣彥



    如果說宜都千年文化史中,有哪個民間組織能被后人記住,大概只有“傻孩子”文學社,至少這群“傻孩子”中,已經走出當代小說家姚鄂梅、著名詩人毛子。而當初文學社創始人之一的邵定武先生,依然在民間文學沃土上默默耕耘著。

    ?

    ?

    邵定武與我同庚,屬虎,我自以為人生坎坷,閱歷豐富,但與他比,可謂小巫見大巫。

    邵定武是老宜都,更確切一點是老陸城,他家祖上的私宅位于西正街,緊挨著老商業局。

    陸城是宜都市政府所在地,過去叫城關鎮??h城各方面條件都比鄉鎮優越,小學就有幾所,邵定武就讀第三小學,又稱東風小學。后到枝江白洋鎮讀初中,畢業后搭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末班車,就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。

    邵定武16歲就進工廠摸爬滾打,先在宜都縣農機廠,再到鑄造廠,軋鋼、煉鋼、鍋爐、鑄鐵、機修等車間都干過,車鉗鉚電焊,軋鋼帶壓鑄,難不住他。后來邵定武進入宜都鍋廠,當年這是全縣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,生產“天牛鐵鍋”暢銷全國。優秀者如優質的材料,總會被用到合適的地方。企業升級改造,邵定武成為廠里質量管理科員,不久調入廠工會任干事,華麗轉身得益于他有顆不安的文學夢。從“藍領”變成“白領”人,邵定武曾風光無限,出席湖北省城市企業文化建設研討會。

    上世紀八十年代,屬于文學青年時代。凡人看場電影或哭或笑,過后就沒事了,邵定武卻愛寫影評,曾被宜都電影院聘為電影評論員。1986他在《宜昌報》發表小小說《見面禮》,這讓他興奮不已,在廠里組建“綠葉”文學小組意猶未盡,趁勢與毛子、姚鄂梅、周宏、曹平、王進、汪治中、李曉明、咼再鈺等成立“傻孩子”文學社,他任社長兼“詩刊”編輯。把每個人的詩作刻蠟版,手推油印機墨輪,一張張地印成小冊子,與文學愛好者共饗,余下的像手抄本一樣珍藏。今天的年輕人很難想象,只有“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”才有書香出自墨香的切身感受。

    后來鉛印,他到印刷廠排版,密密麻麻的鉛字一個個地挑選上機。那時包宇從事工藝裝潢,贊助支持他們辦“傻孩子”報。提起包宇,宜都大街小巷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,他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時代風云人物,他的人生大起大落,若不是才情充沛,恐怕一蹶不振了,但他錦繡文章,琴棋書畫,無所不能,至今依然精神矍鑠。還有一個改革開放先鋒人物余經東,也曾鼎力相助這群“傻孩子”,把歌舞廳改為文化沙龍,讓古城與詩歌靈動。

    那些日子,邵定武這幫“傻孩子”到江邊野炊,去田野吟詩,曲水流觴,詩心蕩漾,頗有竹林七賢況味。1988年9月,“傻孩子”們鼓搗一次“全國詩歌征文大賽”,從征集的上萬首詩歌中,挑選幾百首入圍作品,一首首謄寫在紙上,一幅幅地掛在繩上,每首詩歌都像鴿子一樣放飛文學夢想,像閃爍星光映亮古城宜都?!兑瞬龍蟆?、宜昌電視臺、宜都廣播電視臺、宜都市委宣傳部、市文化局、市文化館、市文化宮等領導來當評委助陣,沒能來現場的獲獎者,他們一五一十地填寫郵編地址,把證書和獎品郵寄出,好一場空前絕后的民間詩歌大獎賽。

    在不大不小的縣級市初露鋒芒,邵定武如魚得水。1990年5月23日,宜都市(原枝城市)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,邵定武是代表。同年他加入宜昌市作家協會?!兑硕硷L》雜志的前身是《長青》,《長青》的前身是什么?沒幾個人知道是《宜都文化》。邵定武白天上班,晚上印詩歌小報,連同《宜都文化》發到各鄉鎮文化站。閑暇還幫恩師王作棟整理故事集《新笑府》手稿,連同鄭務本編輯的《楊守敬年譜》,四處上門賣書,這些自主行動,除了感恩,便是滿腔熱情。

    那時我任《冶金地質報》記者,與地方交往不多,錯過與定武等文朋藝友相識的機緣。1993年國家經濟體制改革,冶金地勘經費大量壓縮,我所在的607地質隊被迫去市場找米下鍋,我跳槽到《三峽晚報》謀生。市場經濟,廣告大戰,報紙追求發行量。宜昌市除了《宜昌日報》《三峽晚報》,還有《三峽法制報》《三峽希望報》,記者每年都有訂報任務,發行大戰壓得我喘不過氣來。一次我漫無目的地轉到宜都鍋廠,走進邵定武的辦公室,此前在報紙上見過彼此的名字,一見如故,他當場訂了10份《三峽晚報》(周末版),一個鄉鎮的訂量也不過這個數目,這令我感動不已。為了完成訂報任務,每到一個鄉鎮或企業,常常是一杯酒訂一張報,但在定武這里清茶一杯,我是欠他幾杯酒的。

    改革浪潮從中央沖擊到地方,很多人的命運動蕩不安。宜都鍋廠也被改制,工廠“破產”,工人無產,邵定武被迫買斷工齡,另謀出路。他的愛人劉春梅不離不棄,相濡以沫,邵定武在兩人名中各選一字,取“武梅”筆名,可幾個人又能靠稿費來生存呢。

    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,夢想“詩與遠方”。邵定武辭去“協警”工作,毅然攜妻遠走高飛,開啟浪漫的人生新征程。去北上廣深打工,到云南貴州淘金,走山東山西,闖河南河北,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。先后從事井下掘進工、運輸工、維修工、噴涂工、安裝工、機修工,扛過風槍鉆炮眼,也當過安全管理員……百無一用是書生,沒有賺到什么錢,倒是賞些地方風土人情,最后失魂落魄回故鄉,在汽車店洗車,在餐館洗菜,在街頭賣面條,他不奢望暴富,只想平平安安賺錢,以期老來不再漂泊。

    ?

    ?

    文學害人也救人。害人,一些天資不足者拼命蹦跳欲摘夢幻中的蘋果,事倍功半,郁郁寡歡。我輩天賦不夠,努力前行中自知之明,順其自然,摘不到蘋果收點桃李則心滿意足矣。我與邵定武都屬于被文學拯救一族,在人生最困苦最低谷最想哭的時候,文學讓我們挺起腰板繼續前行,顛沛流離中魂有所依。期間邵定武孤身深入五峰山區,沿著連綿山路,冒著朦朧秋雨,探訪中國民間故事家劉德培,撰寫的《追憶故事家劉德培》文章被《三峽日報》刊發,圈內轟動不小。他是王作棟老師的關門弟子,早年就加入市民間文藝家協會、楊守敬學術研究會,在《楊學通訊》發表有關文章。

    宜都是中國民間故事之鄉,2017年底,中國好人、湖北故事王、荊楚楷模徐榮耀,與宜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、“怪奇公社”新媒體主編劉洪進、宜都市民協主席楊培新等圍著火壟談天說地,琢磨著晚年干點啥有意義的事情。方言“搞家子”,意思這人能干能折騰,咱們召集能寫會畫、能說能唱、能文能武的“能人”“賢達”,圍繞農村農業農家農民這“四農”,去走街串巷,去田間地頭,為鄉村振興服務,如何?三個“臭皮匠”一拍即合,宜都鄉村“稿家子”志愿者服務隊2018年1月成立。

    “搞”與“稿”,音同意不同?!案寮易印本褪菍懜逍麄?,敘說故事,說拉彈唱的一班人。徐榮耀出任首屆宜都鄉村“稿家子”志愿者服務隊隊長,他想到邵定武是合適的副隊長人選之一。當年徐榮耀是文化局副局長,哪幾個狠角他心里有數,邵定武人在天涯,心系故鄉,義不容辭地聽從召喚,只要有活動,再忙都會千里迢迢趕回來參加。

    花蕾芬芳,蜂蝶自來。這支隊伍除了本土民間故事家、作家、詩人及眾多文藝愛好者,還有“雕塑大師”周長青、“謎歌王”趙興壽、“剪紙刀王”艾道新,音樂游子張俊、影視才俊黃河等志趣相投的“怪才”“鬼才”,他們以“奉獻社會、感恩鄉村、文化反哺、服務農民”為宗旨,以“我們是鄉村的泥腿子,我們是鄉土的筆桿子,我們是鄉音的亮嗓子,我們是鄉親的稿家子,我們為新農村描繪錦繡,我們為新農業大書華章,我們為新農民樹碑立傳,我們為新農家放聲歌唱”而自豪,捕捉生活中的美,記錄生活中的美,寫出生活中的美,講出生活中的美,唱出生活中的美,畫出生活中的美,演出生活中的美,傳承生活中的美,推出一批有價值、接地氣的文藝作品,其中“以藝抗疫”“五美德耀新農家”“漁洋河故事采風行”“喜迎二十大,紅湖采風行”“學習身邊好人,共話美麗鄉村”“文創三合院,花開車家店”等一系列有影響的文藝創作和演出活動。還聯手宜都市故事學會,編輯出版了《五美德耀五眼泉》《陽光深處好家風》《創衛故事會》《漁洋河故事》等6本文藝作品專集……把毛澤東的“5.23”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精神,演繹為新時代“樣板戲”,堪稱精神文明建設的“生力軍”,廣大干部群眾豎指稱贊他們“搞得好”。湖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文成國點贊“鄉村稿家子,筆頭鏡頭聚焦四農,是好點子”。

    ?

    ?

    邵定武的家幾次挪窩。老房里結婚,暴雨沖垮老屋,在單位尋得一間宿舍,企業破產又靠租房立錐,這還不算在外漂泊寄人籬下的輾轉流離,直到前幾年在宜都買套商品房,才算真正意義的安居樂業,有些手稿幾次搬家遺失了,成了他最痛心的遺憾。

    前年邵定武辦了退休手續,隔三差五還去文峰公園,幫朋友照看游戲設備,如果不是我帶孫子來玩蹦床遇見,還以為他一直悠閑呢。論及人生幸福指數,他知足常樂,沒有絲毫怨言,如果把人生滿意度按照10星標準來評判,他說自己是“滿星”,對今天生活十分滿意。

    去年邵定武出任“稿家子”志愿者服務隊新一屆隊長。他發揚“榮耀精神”,組織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,僅在2023年間,就開展了“把握時代脈搏·助力鄉村振興”“講好紅花故事·書寫時代華章”等采風筆會,“鄉村稿家子”基地掛牌車家店,緬懷宜都故事宗師孫家喜逝世20周年,啟動《宜都故事史料專輯》編纂等各類活動近30次,持續開展文化宣講、文藝演出、文化交流進鄉村、進社區活動,受眾萬余人次,先后創作130多件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戲曲、快板、故事,有的被宜昌市、宜都市評為優秀文藝志愿服務項目,他本人還撰寫大量新聞通訊,拍攝各類短視頻,只要網搜宜都“稿家子”,相關新聞鋪天蓋地,稿家子成為宜都民間文藝志愿服務領域的一道靚麗風景。2024年4月,邵定武被宜昌市文聯授予“優秀文藝志愿者”稱號。

    我是局外人,常被“稿家子”們吸引。在邵定武看來,文人相敬又相吸,每有活動他總會通知我,遺憾我常在外奔波,很多活動失之交臂,見他發的活動圖片,很是羨慕。期間參加了“重走幸福渠”、紅花套采風等少數活動,受益匪淺。近日隨他去五眼泉廟崗村,再次感受到他對民間文化的熱愛,志愿服務的熱忱。

    花甲有余的邵定武,依然那么精瘦干練,踏實能干,低調肯干。 1988年邵定武曾經在《枝城報》創刊號發表詩歌《傻孩子的故事》,如今他從“傻孩子”到傻漢子,依然有那么一股“傻勁”,情有獨鐘“稿家子”,按他的話說,“愛家鄉、愛人民,不是一句空話,是通過說實話、干實事奮斗出來的!”  

    “稿”通常指文字、圖畫的草底,文稿、稿本、稿件、講稿、草稿等,同時“稿”又指谷類植物的莖稈。高桿植物,生命力極強。我借此稿祝愿宜都鄉村“稿家子”志愿者服務隊生命之樹常青,祝愿“稿家子”邵定武童心不泯,永遠做個人們喜愛的“傻孩子”。

    • 熱點推薦
    五月天精品视频|爱妺妺国产AV网站|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|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蜜桃|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